工業除濕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工業除濕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除濕機也稱抽濕機,去濕機,防潮機,防潮機,排潮機,只是各地的叫法不同而已。除濕機屬于制冷空調家庭中的一個小成員。目前全球除濕機的主要產地集中在意大利、日本和中國臺灣等地,中國在全球除濕機市場中的地位并不顯著。除濕機按其用途殼分為工業除濕機,商用除濕機和家用除濕機三大類。
工業除濕機(圖1)
除濕機主要部件如下:
A.壓縮機:(1)往復式壓縮機:優點是運行可靠性高,振動小;缺點是構造復雜,運動部件多,機械損失大,體積大。其性能系數低于旋轉式壓縮機和渦旋式壓縮機。小型機中用量正逐漸減少,70以上機型中仍使用較多。(2)旋轉式壓縮機:優點是結構簡單,部件少,體積小,機械損失小。缺點是振動大。雙缸旋轉式壓縮機振動副度有所改善。
B.熱交換器:(1)鋁箔肋片:分為平片、波紋片和沖縫片。格力空調使用帶有親水膜的沖縫片。(2)內螺紋紫銅管。
C.毛細管:是一根內徑為0.5~2.0mm、長度為500~2000mm的紫銅管,靠其流動阻力沿管長方向的壓力變化來控制制冷劑的流量并保證蒸發器與冷凝器的壓力。
通過改變毛細管的長度或內徑,可以調整空調器的蒸發溫度,提高蒸發溫度,可以縮短毛細管的長度或增大內徑,反之,如果要降低蒸發溫度,可加長毛細管或減小其內徑。在特定的工況下,毛細管與制冷劑充注量匹配,使制冷裝置的工作狀態達到最佳。且當壓縮機停機后,系統內高低壓力能通過毛細管迅速達到平衡,有利于壓縮機的再次啟動。但,它對于制冷系統工況的變化適應性差,不能在各種情況下處于最佳狀態。且由于內徑小,容易被臟物和水分堵塞,因此制冷系統必須保證內部清潔、干燥,并在毛細管前使用過濾器。
當有一定過冷度的液體制冷劑進入毛細管后,會沿著流動方向發生壓力狀態變化,過冷液體隨壓力逐漸降低而變為相應壓力的飽和液體,稱為液相段,其壓力不大且呈線性變化。從毛細管中出現第一個氣泡至毛細管末端,稱為氣流共存段,其飽和蒸氣的含量沿流動方向逐步增加而壓力呈非線性變化。越到毛細管末端,單位長度的壓力越大。當壓力降到低于其相應的飽和壓力時,就要產生閃發現象,使制冷劑液體自身蒸發降溫,也就是說,隨著壓力的降低制冷劑的溫度相應降低。制冷劑通過毛細管的流量隨入口壓力的增加而增加,同時隨蒸發器壓力的降低而增加,在達到極限值時,其流量不再隨壓力的變化而增大。
D.電機。
E.變壓器:其初級側通常是220V交流電,次級側輸出所需的電壓。
F.過載過流保護器。
G.感溫器。
H.整流器。
I.接收器。
J.高壓開關:引進高壓開關動作的原因:室外風扇停轉、冷凝器散熱太臟等。
K.交流接觸器。
L.干燥過濾器:是一根特制的銅管,一端裝有金屬濾網,另一端裝有金屬多孔濾體,中間放置了吸水能力較強的干燥劑(如硅膠、活性氧化鋁、分子篩等)用來過濾吸收分子。它接在毛細管之前。其作用是濾去制冷系統中的污垢和吸附制冷系統中殘存的少量分子。
![](http://www.liuti.cn/upload/2013/0923/2013923162733284.jpg)
工業除濕機(圖2)
除濕機的工作原理:
冷卻除濕機通常由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膨脹閥、風機和外殼等組成。正常工作時,蒸發器吸收外界的熱量,冷凝器向外放出熱量,在風機的作用下,濕空氣從左邊進風口吸入,通過蒸發器時進行熱交換,其溫度降低;當濕空氣達到露點溫度時,水分因結露被析出,濕空氣的絕對含濕量下降,而繼續通過冷凝器時再次發生熱交換使其溫度升高,從而達到保溫除濕的目的。
除濕機的內循環:通過壓縮機的運行→排氣口排出高溫高壓的氣體→進入冷凝器冷卻→變成低溫高壓氣體→通過毛細管截流→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通過蒸發器蒸發吸熱→回到壓縮機變成低溫低壓的氣體,如此循環往復。
除濕機的外循環:在正常開機的情況下→通過風機的運行→潮濕的空氣從進風口吸入→經過蒸發器→蒸發器將空氣中的水份吸附在鋁片上→變成干燥的空氣→經過冷凝器散熱→從出風口吹出,如此循環往復。
![](http://www.liuti.cn/upload/2013/0923/201392316281390.jpg)
工業除濕機原理圖1(圖3)
![](http://www.liuti.cn/upload/2013/0923/2013923162828508.jpg)
工業除濕機原理圖2(圖4)
- 上一篇:除濕機主要組成部件及其作用解析 2015/10/19
- 下一篇:加濕除濕一體機好用嗎?有哪些優點? 2015/10/14